English

西部大开发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2000-07-04 来源:光明日报 冯之浚 我有话说

与我国近代史上数次对西北、西南的开发不同,今天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思想,以及“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构想,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的英明决策。其宏观背景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确立;全球经济发展出现世界范围内的结构调整,科技进步突飞猛进,跨国公司影响力与日俱增;和平与发展虽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霸权主义思潮重新抬头,不稳定因素增加。因此,这次西部大开发,不能沿用过去传统增长方式和旧体制的老办法,必须要有新思路、新办法、新机制。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西部开发与生态平衡

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寻求一条兼顾当代和子孙后代的发展道路,就是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中,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从而保持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走一条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永续不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能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是能否协调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东部经济发展以及西部的开发中,存在着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破坏的问题,而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因此,这次的西部大开发,绝不能再走“吃祖宗饭,夺子孙路”的道路。

我国改革开放20年,特别是东部经济的高速发展,给西部的生态环境治理创造了难得的良好机遇。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是贫困引起的。要利用全国粮食过剩的有利时机,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搞好绿化,对陡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下决心在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恢复植被、绿化荒山、保持水土等。同时,在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符合生态要求的“绿色农业”“绿色工业”,在实现经济腾飞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并使环境质量有质的飞跃。

西部开发与西部开放

改革开放20年,特别是东部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充分证明,实现对外开放是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对外开放,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西部大开发也必须坚持这一国策。面向新世纪的西部大开发中的大开放有两个方面,一是向东部的开放,二是向世界的开放。我国东部经济经过20年的发展,已有了相当的经济积累,目前正进入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实现二次腾飞的阶段。西部对东部的开放,应该结合东西部的各自特点,进行优势互补。特别是要利用自己巨大的市场潜力、丰富的矿产资源、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建设好西部投资的软、硬环境,积极引入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为西部服务。

在向世界的开放过程中,西部所面临的竞争对手也有些不同。当年东部面临的是美国、日本、四小龙、东欧等不同层次上的强劲对手,而今天的西部将主要面对中亚、南亚等一些不同特点的竞争伙伴。这一特点使西部具有了一定的区域优势。在制订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一定要充分用足、用好、用活“走西口”这一优势。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应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特点,积极稳妥地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开放型经济体制。特别是面对WTO,必须尽快掌握WTO规则,着力培养世贸专门人才,加快立法步伐,使法律、法规与国际接轨,努力按国际惯例办事,行为规则国际化,使自己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中。

西部开发与小城镇、城市化

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必须伴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滞后,将严重阻碍工业化进程速度。50年代以来,伴随着迅速的工业化,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增长,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截至1998年,我国的工业化率已达55.6%,但城市化率只有33%,而西部地区的比率则更低。迅速的工业化没有给农村地区带来显著的影响。小城镇建设缓慢,城市化率低下,影响农民收入,影响消费扩张,最终影响经济增长。因此,西部大开发在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必须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改变目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民参与到城市化建设中来。

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必须强调大中小城市的比例适当与布局合理,这也是国外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但我国在此基础上还要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借鉴我国苏南小城镇现代化的成功经验,我国的城市化应该走“中心城市—小城镇—乡村”网络化这一模式。单纯新建大城市或旧城改造扩大原有城市规模这两个模式有一定局限性,不适合我国的国情,而小城镇建设投资费用低、劳动力价格便宜,能有效吸纳剩余劳动力,缓解大城市的就业压力,避免西方大城市病,使农民依靠其自身发展融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成为一支改变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十分有效的重要力量。因此,发展小城镇,构成“中心城市—小城镇—乡村”网络,应是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最佳选择。西部的城市化,必须走这一条道路。

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历史事实一再说明,只有当经济结构符合当时的社会条件,符合生产力发展和结构循环规律时,才能真正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否则只会妨碍国民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渐出现了大多数商品供大于求的状况。这些主要是产业发展、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不适合需求结构变化的结果,实质上是产业升级滞后于消费和生产发展要求的体现。因此,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西部地区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大量的重复建设,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问题十分突出。在这次大开发中,西部地区应抓住大开发和大调整两大机遇实现经济结构大转折。要根据西部的特点和原有基础,制定“多重结构,动态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利用原有国防工业的基础,大力发展靠近国防水平的高新国防科技产业和民用高新技术产业,并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增强传统的第二产业。利用西部的自然、人文、民族文化等各种旅游资源,发展西南、西北各具特色的西部大旅游业,并以此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要立足于扶贫改革和农民脱贫致富。利用国家杨陵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辐射作用,利用高新技术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将传统农牧业的改造与“山川秀美”工程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培育与发展能够发挥资源优势的支柱产业和精品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个关系到全局的大问题,因此,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彻底和一劳永逸,它应该是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

西部开发与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八五”期间,我国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2.2%,而个体工业和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总值分别增长48%和62.7%,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平均增加了3.5和4.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的高速增长,为中央和地方财政开辟了一条重要的经济来源。1996年,全国工商税收为5411亿元,私营为60亿元,个体为378.8亿元,分别占总税收的1.11%和7.35%。在地方财政中,私营、个体经济税收一般占省、直辖市、自治区财政收入的10%。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也为解决就业问题开辟了一条重要渠道。到1998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已达2800多万人,仅1997、98两年,就吸纳下岗人员650多万人。除此之外,民营企业还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

由于民营企业的这些优点,所以,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重视发展民营企业。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真正把“十五大”确立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其次,要对本地区的民营经济现状作出客观评估,分析民营经济发展不足的主客观原因。在此基础上,加强有关民营经济的法律建设,帮助民营经济建立有效的企业制度,明晰产权界定;解决民营经济的融资困难;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解决民营经济经营上的困难;切实减轻民营经济的不合理负担;加强同业公会的活动,使之成为民营经济及企业为自治、自律、保护和增进自身利益的组织,为民营经济提供各种服务。

应当指出,对于像西部这样造血功能不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民营经济是一条不需要国家输血而在短期内就能增强造血机制的有效途径。为此,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应当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从制度、政策、法律等各方面为民营经济创造条件,使民营经济能够健康、快速发展,为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

“政策含金量”与“制度含金量”

分析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很大成就的原因,可以发现,政策优惠起了很大作用。政策中有很高的含金量,往往是政策倾斜到哪里,哪里的经济就有可能获得增长。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倾斜性政策”已逐步被“功能性政策”所替代,政策优惠已向制度创新转化,政策含金量向制度含金量转化。事实说明,在目前,挖掘“政策含金量”已不如改革初期那样奏效。因此,当前,应该从挖掘“政策含金量”向挖掘“制度含金量”转移,从“政策倾斜”转移到“制度创新”这座“富矿”上来。

“十五大”在理论上的突破,为我们进行制度创新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的任务,主要是依靠制度创新盘活存量,为经济建设任务。在西部大开发中,挖掘“制度含金量”,依靠制度创新盘活存量意义重大。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多年中,国家一直将重点放在内地,主要在西部,“一五”期间以及后来的“三线”建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建立了许多大型军工和民用项目。这使得西部地区积累了相当的存量,是西部的重要财富。如何盘活这些存量,对西部开发至关重要。

在西部大开发中,除开发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如水能、天然气、部分非金属和金属矿产资源和加强交通通讯体系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外,应大力振兴老工业基地特别是原有“三线”地区的国防工业。要利用高新技术,集中力量扶持一批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挖掘内部存量,在观念与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焕发老企业的新春;由重点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转到对矿产资源的深加工和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由重工业化道路转到发展高新技术和农畜产品深加工等轻工业化道路。总之,要在充分用足政策的同时,通过制度创新,深挖这座“富矿”的含金量,并将其与西部丰厚的物质、精神存量有机结合,以此提高西部开发的质量与速度。

特色产业与资源禀赋

从世界范围看,凡先进发达国家和地区,它们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体系,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因此,西部大开发要取得成功,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努力建设自己的特色产业。

鲜明的特色产业,源于其特色资源的支撑。因此,特色产业的开发,要视特色资源构成而确定。在此前提下,在确定特色产业时,还应综合考虑如下因素:一、资源的开发要视开发能力及市场需求状况而因地制宜,有所侧重。二、抓住自己的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当地人民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选择出来的,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很强的生命力,也往往是当地的特色产业。抓好有根基的传统产业,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对形成拳头产品和优势产业,常可事半功倍。三、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国家对特定时期鼓励发展的产业,会采取倾斜政策予以扶持,这是一种“势”,顺势而动,因势利导,会收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效果。四、文化因素(地域文化)。经济与文化往往互为因果。因此,地域文化特点是高屋建瓴地考虑产业特色的一个深层次因素。五、避免产业结构趋同。注意与周边地区特色产业的协调衔接而不趋同,尤其是周边地区已有经济辐射能力相当强的中心城市时,更须从区域经济、优势互补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特色产业。对于突破了行政区划界限的经济的自然联系,应有超越于行政区划上的眼光、魄力和办法,加强联系,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西部地区不仅地域辽阔,而且是一块多种类资源蕴藏极为丰富的宝地。地上有取之不尽的水力、风能、光能资源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地下有储量极大的煤、油、气和各种矿产资源;西部还有众多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族文化等旅游资源……如此丰富的多种资源,不仅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西部不同地区选择特色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科教兴西与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今日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人的智力,国际经济界把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开发资源并列为经济增长的三大资源,通过广泛应用知识智能来获取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经济不断向全球化发展,人力资本在总资本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使具有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成为生产力的核心,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最核心因素,直接决定了国民经济以何种方式增长以及速度的高低。

在现代社会,教育仍然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和主渠道,但同时又远远超出学校教育的范畴,因此,加速人才资源开发,促进人才资本积累,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才能取得最大效果。在制定科教兴西部的战略时,还应特别关注以下几方面;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职业教育,广泛推广培训上岗制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的职业道德素质;结合再就业培训和在职培训,全面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使社会成为学习型社会,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加速高等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产业化;完善人才市场,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本回报机制。回报机制的完善,是开发人力资源,形成人力资本,留住人力资本的重要环节。人才的回报机制不完善,不仅人力资本的形成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就是培养出了人才,也会得不到充分利用,或者大量外流,并防止“招来女婿、气走儿子”现象的出现。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机制,吸纳全国人才为西部所用。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要用事业留住人,要用感情留住人,要用良好的社会环境留住人,要用适当的待遇留住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